我國空調行業發展現狀
1、空調的銷售情況
從今年內外銷的表現對比來看,內銷的增幅更大,達到16%,國內大范圍的高溫特別是華東、華南等主力區域的持續高溫拉動了內銷市場的爆發,進一步使內銷的結構比例上升了一個百分點,達到了47%。但我國成為全球制造基地的地位日趨明顯,使出口在家用空調行業占據了主導地位。07冷凍年度出口所占比例依舊高達53%,高出內銷6個百分點。
2、空調行業季節性明顯
空調的生產和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從一月份到十二月份,行業的生產銷售依次繁忙到清淡,這種季節性變動的原因是由于空調行業的出口特性和國內銷售特性疊加形成的。出口的生產銷售高峰基本處于一季度前后,從每年的一月份中下旬開始,出口開始逐漸加大,持續到4月中下旬,然后出口的生產銷售逐漸平穩下行;國內部分,由于國內幅員遼闊,氣候差異大、消費習慣不同,空調行業的生產銷售高峰維持時間較長,從每年的三月初到七月末是國內生產銷售的高峰期。
3、市場集中度不斷加大
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行業結構逐漸趨于穩定,各品牌形成了一定的消費群體,對比2006年1-5月和2007年1-5月的市場占有率前五位來看,除了2006年第五名志高空調被三星取代以外,前四位格力、美的、LG和海爾保持不變,品牌梯度順序穩定。但是,各品牌市場表現差異逐漸增大,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市場占有率之間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前五名品牌市場占有率逐漸增大,總市場占有率由62.6%上升到67.4%,品牌效應正逐漸的轉化為市場占有率,從而進一步轉化為收入和利潤。空調行業市場占有率前五名的Herfindahlindex為0.11,表明空調市場逐漸步入適度集中的市場環境當中,在這種市場狀況下,行業龍頭正在逐漸占據行業內的有利地位,在行業發展方向、政策制定、市場引導和產品推廣方面就有更多的發言權和主導權,小品牌廠商不得不忍受逐漸被邊緣化的危險;從市場上的觀察來看,在2006年度,有17個空調品牌消失,這種趨勢將會繼續,小品牌的消亡使行業龍頭逐漸搶占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4、出口動力強勁
而9月份出口則在今年5月的增加加速下,達到今年來增幅*大的一個月,9月出口空調約155萬臺,同比增長66%,其中歐洲需求恢復上升和拉丁美洲出口繼續較快增長是拉動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累計1-9月出口銷售3073萬臺,同比增長20%。出口繼續呈現銷售金額增長高于銷量增長的局面。
我們認為,新冷凍年度的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高。今年冷凍年度的結束意味著新年度空調競爭的開始。目前,中國的空調龍頭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并且正在超越國際同行,經過時間的驗證,我們認為中國空調龍頭企業將獲得由當前的對中國制造的認可過渡到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另外,從行業的需求而言,空調的使用年限約10年,空調的安裝高峰在1995年后,因此我們認為接下來的幾年也將進入一個更換的高峰,并且這個更換還意味著消費升級的更換,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在中央空調領域,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因為價格優勢和技術研發實力的增強,市場分額必定會在短期內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建議銀行可以給與一定的信貸支持。